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
朋友圈
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
发布全新增长计划后的这一年,资生堂业绩却有些不给力。根据最新三季度财报,资生堂净销售额、核心经营利润双双下滑,成为近11个季度最低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过去的2022年资生堂刚刚发布了全新增长计划,当核污水带来的影响短时间内难以消除,资生堂的增长计划或许还需要更多时间。
根据财报信息,资生堂今年三季度净销售额为2282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109.92亿元),同比下滑15.3%;核心经营利润为88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4.24亿元),同比下滑52.9%。这是资生堂过往11个季度中表现最差的一季度。
今年上半年,资生堂净销售额为4942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248.92亿元),同比增长0.2%,按照当地货币计算,比去年同期减少4.2%,不包括汇率影响和业务转让影响的实际销售额增长8.5%。核心营业利润为280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14亿元),同比增长59.9%。
由于三季度业绩的下滑,抵消上半年的增长,前三季度资生堂净销售额为7224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347.98亿元),同比下滑5.3%;核心经营利润为368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17.73亿元),同比增长1.6%。
从中国市场情况来看,资生堂三季度销售额下滑幅度为9%。抵消掉上半年的增长,前三季度中国市场退居成为资生堂第二大市场。
就业绩相关问题,北京商报记者对资生堂进行采访,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。不过资生堂在财报中提及:“由于中国经济不景气以及消费者在核污水事件后减少购买日本产品,导致三季度销售额下降。”
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表示,资生堂受到排核污水事件的影响很大。护肤品属于消费者长期接触使用的产品,可替代性较高,一旦消费者对于产品生产地或者原料有顾虑,很容易寻求国货品牌或者欧美系品牌进行平替。
基于三季度业绩的下滑,资生堂调整了全年业绩预期。预计2023年的净销售额为980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47.21亿元),同比下跌8.2%;核心营业利润为350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16.86亿元),同比下滑31.8%。
不仅是资生堂,整个日系美妆都在面临销售下滑的风险。今年“双11”,“天猫大美妆”发布的《天猫美容护肤行业预售首日品牌成绩单》显示,Top20品牌中,国货品牌占40%,其余60%均为外资品牌,而这60%中很难看到包括资生堂在内的日妆品牌。与此同时,资生堂今年“双11”预售首日GMV为1.3亿元,同比下滑达74.1%。
同时,核污水带来的影响正在广泛影响着资生堂等日系美妆的发展。以资生堂为例,资生堂前三季度美洲市场、欧洲地区、旅游零售业务的净销售额分别下滑16.6%、8%、44.1%。
根据公开数据,今年“双11”,除资生堂外,另有CPB、SK-II、黛珂等其他7个品牌首日预售GMV同比下滑超过50%。在小红书、微博等平台,不少网友列出“避雷清单”,并纷纷晒出已退货的记录。
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,在美妆高端市场资生堂具有一定的竞争力。资生堂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和品牌声誉。通过转型发展,资生堂将重点放在高端市场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定位。
伍岱麒表示,日本品牌在华遇冷已是一大趋势。企业转型高端,一方面是避免与本土国货中低端品牌的直接竞争,另一方面也是企业更高的利润追求。但企业则未必有很大胜算,因为有一定品牌老化现象,年轻消费者未必会认为它是高端主流品牌,与欧美品牌相比也未见得很有优势。(记者 郭秀娟 张君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