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

朋友圈

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

正在阅读:拆解三类骗局 帮学生避“坑”
首页> 女人频道> 精选 > 正文

拆解三类骗局 帮学生避“坑”

来源:2025-08-19 17:39

  暑假即将结束,不少学生正趁着假期的尾巴约着好友在游戏中“上分”,或者再追一场“爱豆”的演唱会,又或者准备“网上兼职”挣零花钱。但沉浸在网络世界时,一定要警惕诈骗分子的“黑手”!近期,本市发生多起针对暑期学生的诈骗案,公安河西分局民警以真实案例揭开三类骗局背后的“糖衣陷阱”,提示学生及家长避免被骗。

  骗局一:游戏皮肤骗局

  游戏皮肤“免费领”?扫码秒变“提款机”!未成年人往往容易被“免费领取皮肤”“免费送皮肤”所吸引,骗子利用未成年人防骗意识不强、害怕被家长发现等弱点,通过短视频平台(抖音、快手等)、游戏社交平台(小红书、游戏公屏等)渠道实施诈骗,成功诈骗的案例屡见不鲜。

  案例1

  近日,某职业高中学生小吴在兴趣群组看到“转发免费领皮肤”的活动,添加客服后收到伪造的监管部门通告。对方谎称其行为涉嫌金融犯罪,通过线上会议营造审讯氛围,利用隔代监护的“漏洞”,诱骗其使用爷爷手机进行转账操作,以“取保保证金”名义骗取7万元,同时指导删除关键证据。

  案例2

  10岁的黄某某在父亲的陪同下到派出所报案称。几天前,他在手游中被一个男子添加微信问是否需要购买皮肤,之后下载了一个会议App。黄某某表示自己不要皮肤后,对方称自己楼下就是派出所,要去报警抓黄某某,于是黄某某通过微信和支付宝转账的方式共转账对方1万余元,随后对方让黄某某删掉微信跟支付宝聊天记录。几天后,黄某某才发现被骗。

  案例3

  五年级学生小明在玩游戏时,屏幕上突然弹出一个“免费领取游戏皮肤”的广告。小明心动不已,按照广告提示添加了对方QQ。对方称只要完成一系列操作,就能免费获得限量版游戏皮肤。小明信以为真,按照对方的指示操作,瞒着家长先后转账5次,共计3000元。直到家长收到银行扣款短信,询问小明后才发现被骗。

  骗局二:追星骗局

  针对未成年人,诈骗分子利用他们社会经验少、防范意识差、辨别能力差等弱势,冒充明星或后援团负责人,在互联网上广撒网,层层设陷,诱骗他们提供个人信息、账号密码,进行转账打款等诈骗。

  案例1

  某高二学生小周在明星话题社区浏览时,被一条“内部粉丝福利”的帖子吸引。加入所谓的官方粉丝群后,管理员声称需填写个人信息才能获取演唱会门票。随后,一个自称网络监察的账号发来私信,称其行为已触犯相关法律,并发来伪造的法律文书和带有官方标识的视频。利用家长对法律的敬畏心理,骗子远程指导其亲属下载伪装成安全软件的App,分批次以“资金核查”“取保候审”等名义转走24万元。

  案例2

  小张同学通过小红书搜索到代抢演唱会门票信息,通过私聊后向对方转账2000余元,被诈骗分子以转账失败为由,诱导下载陌生会议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,后又转账操作损失数千元。

  骗局三:兼职类骗局

  一些学生想利用假期做兼职赚取生活费,由于网络兼职操作简单,不要求学历,且不限制工作时间和地点,表面看起来是份不错的兼职工作。诈骗分子通过抖音、微信、QQ、网页、论坛等多种途径广泛发布暑期兼职刷单广告,利用学生急于赚钱的心理,诱导学生主动联系刷单。刚开始诈骗分子会快速小额返利,然而,当受害人垫资刷大单要求返利时,诈骗分子就会以刷连单、冻结等理由,继续诱导受害人垫资刷单,直到受害人发现自己被骗。

  案例1

  大学生秦某在网上找了一份暑期兼职工作,工作是“打字员”,联系她的人称,只要在家打打字就能挣钱。最初,对方给秦某发送了一个链接,要求她下载名为OAOffice项目统计登记的软件。秦某一共在App内登记了29项,并先缴纳了一定的保证金,对方声称这是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资料的保密性。可结算工资时,对方并没有履行当初谈妥的4元一项的承诺,秦某只收到14.5元。对此,对方解释,公司按照员工等级发放工资,秦某目前等级较低,登记一项只能赚0.5元,要想尽快提高等级,还要做充值返利的任务。秦某在对方的诱导下充值51元,收到68元返利,然后又充了103元,却返利失败。对方称,要再充1500元才能返利。所幸就在她犹豫时,接到了警方的劝阻电话,没有造成更大损失。

  案例2

  某高中学生小李在社交平台看到“零门槛兼职”广告,下载指定App后初期获得了小额返利。随后,骗子以“连单任务”要求持续投入,利用“系统对冲”“提现审核”等话术拖延资金返还。当小李要求提现时,对方以“单方面终止协议将面临法律追责”相威胁,最终骗取其2万元。

  案例3

  “00后”马某无意中看到了一条赚外快的信息:需在某网络小说检查错别字,检查达到一定的数量就能拿到相对应的奖励。想在闲暇时赚点外快的马某瞬间心动了,于是立即加了对方的联系方式。很快,对方给马某发来了私信,指导其操作。马某在对方的诱骗下,转账1万余元。

  警方提示:

 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骗局,学生及家长们还需警惕诈骗分子在网络上发布的“拨打电话”“帮忙取现”“收购租赁手机卡、银行卡、互联网账号”等虚假兼职、引流信息,切勿贪图小利、因小失大,成为诈骗“工具人”。家长们应做好监督预防,避免孩子沉迷网络,尽量与孩子多沟通、多培养课外兴趣,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网络游戏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。此外,对孩子使用手机应进行一定的约束。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方面的监督与教导,平时向孩子普及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知识。尽量不告诉孩子任何支付密码,同时,保管好自己的手机、银行卡等重要物品,不要将有支付功能的App设置为免密支付。(张艳 于雷)

[ 责编:刘希尧 ]
阅读剩余全文(

相关阅读

您此时的心情

光明云投
新闻表情排行 /
  • 开心
     
    0
  • 难过
     
    0
  • 点赞
     
    0
  • 飘过
     
    0

视觉焦点

  • 警惕“领取育儿补贴”诈骗套路

  • 医者身份不是“工具”,健康科普不是“生意”

独家策划

推荐阅读
嘉宾: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
2021-04-22 17:34
嘉宾: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
2021-04-21 18:44
嘉宾: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
2021-04-21 18:44
本期专家: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
2021-04-20 14:27
嘉宾: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
2021-04-20 14:38
本期专家: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
2021-04-20 14:27
本期专家: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
2021-04-20 14:27
嘉宾: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(血液学研究所)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
2021-04-14 17:22
嘉宾: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(血液学研究所)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
2021-04-14 17:18
嘉宾: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(血液学研究所)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
2021-04-14 17:08
嘉宾: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(血液学研究所)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
2021-04-14 17:05
嘉宾: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(血液学研究所)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
2021-04-14 17:00
嘉宾: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(血液学研究所)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
2021-04-14 16:47
嘉宾: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、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
2020-01-22 14:17
嘉宾: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、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
2020-01-22 14:17
嘉宾: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、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
2020-01-22 14:17
嘉宾: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
2020-01-20 15:08
嘉宾: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
2020-01-20 15:08
本期嘉宾: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
2020-01-20 14:49
本期嘉宾: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
2020-01-20 14:48
加载更多